牧者心聲
不失落的愛心
莊屹牧師
2024 年 10 月 26 日 / 27日
Click here for English
最近與弟兄姊妹一起查考路加福音十章25-37節,耶穌藉著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,向我們展現了甚麼是真正的愛心。耶穌教導我們不僅要認識愛,更要在生活中實踐這份愛。正如啟示錄中以弗所教會所面對的挑戰,我們需要警惕自己的愛心是否在忙碌和困難中逐漸冷卻。
在路加福音十章的故事中,律法師問耶穌:「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?」耶穌反問他律法上寫了甚麼,他答道:要愛主你的神,並要愛鄰如己。這是猶太人熟悉的教導。既然律法師知道這教導,祭司和利未人也必然熟悉,既然如此,他們為甚麼會見死不救呢?其中一種可能性是他們擔心重傷者在救助的過程中死去,致使他們因觸摸了屍體而成為「不潔淨」(民十九11-13)。「不潔淨」不單會影響他們的生活,更會影響他們在宗教禮儀中的服事。這種擔心叫他們做出了違背「愛鄰如己」教導的選擇。
今天的信徒同樣清楚知道愛人如己是上主給我們的誡命,也願意付出愛心與人相處,我們也大概不會見死不救。但現代社會的狀況非常複雜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簡單,有時我們付出愛心,未必能得到我們期望的結果。加上日常生活忙碌,我們掛心的,更多會是自己急需面對的工作、家庭、教會服事等,旁人的需要,就可能不太容易留意到了。久而久之,我們就會像以弗所教會那樣,失去最初的愛心。失去愛心意味著信徒的信仰生活變得形式化,缺乏真正的熱情和關懷。耶穌勸告信徒「要悔改,行起初所行的事」(啟二5),這是對每一位信徒的提醒!
很感恩,我們很多弟兄姊妹都努力燃點那份對神對人的愛。有位弟兄認識一位與他同鄉的伯伯,他滿口鄉音,不大會講廣東話。弟兄知道伯伯怕去醫院複診,因為他與醫生溝通很困難。弟兄有心陪他去複診,但這意味著他必須請假,必須付出時間給一位不太熟的伯伯。弟兄幾經掙扎,還是決定請假陪伯伯同去。就這樣,弟兄陪診了一年多的時間。雖然弟兄覺得幾個月陪診一次,算不得甚麼,但對伯伯來說,卻是莫大的幫助。
不失落的愛心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基石。在這個快節奏、高壓力的社會中,我們更應該重視愛的價值。讓我們不僅在言語上,也在行動中彰顯基督的愛。願我們每一個都不失落那份最初的愛心,在信仰的道路上,持續成長,影響周圍的人。
返回頁首 Back to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