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美好人生是以美好的關係建成
黃志剛牧師
2024 年 11 月 16 日 / 17 日
Click here for English
本文的標題是翻譯自一位資深精神科醫生Robert Waldinger在一次公開講座中作總結的一句話:"A good life is built with good relationships." 講座內容是關於一個進行了75年、以700多名美國男士為對象的追蹤研究,目的是探討甚麼因素締造一個真正快樂、滿足的人生。研究結果顯示:幸福人生的關鍵不在於財富、名氣或拼命工作,而是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。由此,我聯想到以下三方面:
1. 美好關係的特徵——分享:他們都專心致志於使徒的教導、團契、擘餅和祈禱。(徒二42,新漢語譯本)
無論是家人、朋友、或教會,成熟健康的關係都不是單方面付出,而是彼此幫助,互相扶持。「團契」的原文字義有「分享、貢獻、參與一份」的含意,表明基督徒群體的特徵除了有主同在,便是慷慨付出,不相計較,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。當我們的團契生活能夠名實相副,我們便成為美好的生命見證。
2. 美好關係的基石——基督:神是信實的,他呼召你們,要讓你們跟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。弟兄們,我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,勸你們大家要同心。你們中間不該有分裂,倒要團結起來,心思一致,意向相同。(林前一9-10)
使徒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要同心合意,團結一致。這種生命展現建基於神對教會的呼召,祂呼召教會與聖子耶穌連結一起。「連結在一起」的原文是進入團契——我們不僅與主內弟兄姊妹成為團契,也與基督進入團契,分享祂賦予我們的救命之恩和生命中的各樣恩惠。我們擁有的美好人生,源於神使基督與我們和好,更新神與人、人與人的關係。
3. 關係復和的竅門——祈禱: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禱,使你們得到醫治。義人的祈禱能發揮很大的功效。(雅五16)
人際關係需要維繫、保鮮,甚或修補,才能破鏡重圓、歷久常新。關係越親密,關係破損所帶來的隔膜和傷痛往往越大越深——我們知道要道歉,要原諒,可是往往難於啟齒,心有不甘。箇中原因,也許是不覺得自己有錯,或是為了維護尊嚴,保護自己免(再)受傷害,甚或感到誰是誰非都不再重要,不想再花費心力糾纏下去。要做到聖經所說「彼此認罪,互相代禱」,雖然知易行難,但並非沒有可能——祈禱,請人代禱——求主幫助自己和對方邁向復和之路。
美好人生,是以與神與人的和好關係建成。
返回頁首 Back to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