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炮台山和聖誕日
周曉暉牧師
2024 年 12 月 21 日 / 22 日
Click here for English
炮台山地鐵站背後的山,其實是北角半山。炮台山此名取自曾在堡壘街山丘上的炮台。這些炮台鮮有使用的機會,一直到1941年12月。當時日軍已攻破新界及九龍的防線,正準備登陸港島。由於調景嶺到筲箕灣是橫度維港的較短海路,所以日軍便敲定循此登陸。但這些在港島東半山的炮台卻阻延了日軍的進擊。然而,日軍還是登陸了港島,與防衛軍發生激戰。打了18日,港督於1941年12月25日聖誕日下午決定投降,史稱「黑色聖誕日」,開啟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悲慘歲月。
這聖誕日是香港保衛戰中最慘烈的一天。日軍與盟軍在黃泥涌峽等多處山嶺激戰,頑抗日軍的軍隊包括一批由加拿大來港參戰共1,975人的軍團,18日的戰事加上後來集中營的日子,能活著離開香港的只剩1,418人。
70多年後,老兵道曲奇(Philip Doddridge)仍然難忘一位名叫奧士本(John Robert Osborn)士官的事蹟。1日軍向防衛軍碉堡投擲多枚手榴彈,奧士本拾起兩枚丟回日軍那裡;眼見另一枚快將爆炸,奧士本以身軀覆蓋手榴彈,選擇犧牲自己救回身邊至少六名隊友的性命。今天在香港公園的一尊士兵銅像,就是記念他的。
在另一個二戰紀念活動裡,有一小孩問當日參與香港保衛戰的加拿大老兵麥拿倫(Ralph MacLean):「如果重來一次,你還會去香港打仗嗎?」這名年屆94歲的老兵回答得簡單而深刻,他說:「Yes, for you.(為了你,我會。)」2
這群與香港無甚關係的加拿大士兵,竟為香港犧牲,值得敬佩。那麼,神的兒子為了你和我、為了全世界降世而犧牲,更不可忽略。
老兵道曲奇回憶當年在赤柱戰鬥中度過的黑色聖誕日,後來他被俘關進北角集中營(現今七姊妹道附近)。他隨身物品中有一本在離家前母親送的聖經。他說這聖經成為他44個月戰俘生涯最重要的支撐。至於老兵麥拿倫縱然飽受日軍折磨,和平後,他卻准許女兒嫁給一名日裔加拿大人。他表示,這是因為信靠耶穌。因著耶穌,他選擇寬恕。
是啊!聖誕的意義,毫不深奧。不就是「神愛世人」和「基督降世為要拯救罪人」的真理嗎?
返回頁首 Back to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