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轉化生命的查經
陳劍雲牧師
2025 年 1 月 25 日 / 26 日
Click here for English
去年7月的晨更祈禱會透過大衛貝納(David G. Benner)所著的《天父給我的禮物》,叫我們得到提醒:基督徒必須進深地認識神和認識自我,才可在靈程上出現神所喜悅的自我轉化。貝納也提到「自我接納往往先於真正的自我降服和自我改變」(頁 63),然而,基於成長過程中被拒絕的經驗,人們會為了逃避這種痛苦和為了取悅他人而逐漸習慣偽裝,有隱藏自己真實感受的傾向。此外,基督徒群體容易用聖經教導來壓抑感受,誤以為只要意志上認定這些教導就夠了,因而疏忽了對處境的剖析和處理,也漠視了情緒向我們發出的信號。尤有甚者,這種情況往往構成不健康的文化,令我們不為意自己也在壓抑別人的情緒。
北宣家今年的成長方向是「聖言在心,真摯同行」。翻開聖經,可以看見到處都訴說著不同人物在各種處境裡與神與人互動的敘事,也有詩篇、禱文表達出當事人的情感、渴想、疑問、掙扎、認信、祈求與感謝讚美。就以約拿書這卷舊約先知書為例,我們在其中要學習到的,遠遠多於「神的憐憫比公義更重要」、或者「我們要順服和體貼神愛人的心腸」。在經文中,先知約拿顯露出怎樣的思想和情感呢?對於逃避和憤怒中的約拿,上主的行動怎樣影響約拿的思想和內心?當我們將聖經讀得真,就會發現,神的話很多時都不是硬道理的灌輸,而是進入人的處境和心境,帶動轉化。
今年北宣家的年度查經手冊《當你/我遇上⋯⋯ 》採取主題式查經的形式,牧者們從聖經中選取與各種生命情境和感受相關的經文,盼望聖靈透過當中的短文和引導問題,幫助弟兄姊妹與聖經人物和故事結連,看看上主怎樣幫助人理解自己的處境(例如:失去所愛和苦難)和感受(例如:憂慮、孤單感),並怎樣賜下恩典與出路。我們透過小組查經,可以學習聆聽自己和明白他人,在重視真理原則的同時,亦留空間去檢視處境、疏理感受,進而為自己和肢體向上主求恩,邁步與神與人真摯同行。
教會已舉行了今年的「明道行道查經講座」,主題是「在聖言中聆聽」。在講座中,我們根據上述的角度重點讀約拿書的敘事與詩歌,並認識如何預備自己去聆聽、更新聆聽的態度。鼓勵大家在北宣網頁或北宣 Connect 1952 重溫。
願主賜福北宣家眾弟兄姊妹,在聖言中經歷神更深、彼此造就。
返回頁首 Back to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