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
青年「新」歌之旅
周敬敏牧師
2025 年 2 月 15 日 /16 日
Click here for English
記得小時候在家中的書架上有一些書籍,印象比較深刻的,除了好些兒童聖經故事書之外,還有幾本分別是紅色、青綠色、和藍色的薄薄硬皮聖詩集,後來我得知這三本聖詩集是《青年聖歌》的系列。按我父母的記憶,他們當年在教會生活中所認識的詩歌,全部都是來自這三本詩集,他們連哪一首屬於「紅青」還是「藍青」,都瞭如指掌,並且隨時都可滾瓜爛熟地唱頌。
然而,當自己開始在教會擔任司琴時,教會已經以《生命聖詩》作為主要的詩集。《青年聖歌》似乎已沒有甚麼人會提起,彷彿已是「過時」的產物——放在教會的圖書角,沒有人借閱;放在家中的書架上,也不會時常拿出來唱頌。借用周曉暉牧師在1月《家書》的話,這三本詩集慢慢變成了「屬靈的裝飾品」。
時間一跳,去到二十一世紀的2011年,區聯會的崇拜訓練組成員在莫澤明牧師的帶領下,從這三本《青年聖歌》中挑選了60首較為耳熟能詳的詩歌,並邀請了數位宣道會教牧同工和會友重新翻譯歌詞,務使詩歌唱起來能符合粵韻。崇拜訓練組更破天荒的邀請了會內的專業音樂人,把這60首詩歌重新編曲,以致無論是詩班、風琴師、或是敬拜隊,都能夠靈活運用。這60首詩歌,分別在2011至2016年以四冊重新出版,並命名為《青年新歌》。
我們所唱的詩歌,不論是何種風格,對信徒的屬靈生命都起著重要的作用,因為詩歌豐富了我們的屬靈生命,也塑造了信仰群體。雖然詩歌的歌詞並非由我們創作或翻譯,但當我們唱起來,內心卻會產生共鳴,叫我們能夠投入詩歌的意境中,從而拉近和建立我們與神的關係。
《青年聖歌》大大塑造了七、八十年代的信徒群體。如今因著重新翻譯、重新編曲,詩歌增加了多樣性,詩歌內的信息也繼續傳承下去。
聖詩之所以重唱,並非因為要像一般潮流所提及的vintage(復古),而是因為詩歌本身承載著信息,承載著神的道,也承載著人向上帝的尊崇。我們追求活潑的敬拜,不單要在音樂上活潑,更重要的,是要求神讓我們的心靈首先活潑起來。我們無論用何種風格的詩歌來敬拜神,我們敬拜的焦點始終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。
返回頁首 Back to To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