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靈傳統

前言

宣道會北角堂自成立至今,已有七十多年歷史。在教會發展的過程中,神曾經藉著不同的牧者、信徒,或是某種順或逆的處境,賜下特別的信息與異象,勉勵北宣內神的眾子民,在這些屬靈的美德及路線上,殷切地追求和實踐。漸漸地這些美德和路線,也就成為了北宣的「屬靈傳統」,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。我們不敢以這些傳統自誇,也留心不因而固步自封,只是相信這些傳統是神賜與北宣的「寶藏」,我們要小心珍惜。在我們緬懷過去眾多美好的見證之餘,也要勉勵自己:不要失去所領受的恩,並要在其中進深的追求,尋求領受更大的恩惠!作為北宣的一份子,我們有責任去認識神賜給我們的「屬靈傳統」,也謙卑自己,求主讓我們這一代繼續成為流通的管子,順從神對北宣的心意,把神對我們的恩惠延續給下一代。

  1. 謙卑者才可以蒙恩
  2. 和睦同心,彼此尊重
  3. 施比受更為有福
  4. 一切以神為中心
  5. 以真理教導為本
  6. 信心認獻
  7. 愛教會

(一)謙卑者才可以蒙恩

北宣家蒙受神百般的恩惠:堂會在各方面持續的成長,長久以來對差傳及本地宣教的委身與奉獻、積極拓展植堂事工等均備受眾教會的稱許。然而多年來我們在感恩之餘,常感受到聖靈的提醒:

「因為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,多託誰,就向誰多要。」(路十二48下)

「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?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?若是領受的,為何自誇,彷彿不是領受的呢?」(林前四7)

「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」(彼前五5下)

這些經文常常警惕著我們:不可自誇!並且神也幫助北宣家過去的牧者、信徒領袖們,留下很重要謙卑事奉的榜樣:滕近輝牧師敬畏神尊重人的生命,在教會內善待老幼尊卑,真誠地欣賞別人的長處;胡欽牧師、黎金貞姑娘不計較個人得失,勞苦事奉;執事領袖們不為名聲,在各個崗位內默默地工作,這一切都成為我們的勉勵。

北宣家在多次擴堂的歷史中,屢屢清晰地看見,並不是人的努力,完全是神施恩的手在其中工作。我們渴慕得著神的恩,因神的恩較諸人一切的成就更寶貴。我們不追求「成功」,不願意任何的「增長」、「發展」減弱了我們對主自己的追求──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得著祂,因此我們留心順服祂對教會及個人的心意,作成祂在我們中間要成就的工。

(二)和睦同心,彼此尊重

多年來神賜福予北宣家的明證之一,就是教會內的領袖群體可以和睦同工。當然我們並不是完全的,但領袖們都可以作見證,神確實在這方面常常保守我們。

在北宣家的歷史中,神讓牧者與信徒間建立了良好的互信關係:信徒尊敬牧者,牧者尊重信徒,並且彼此愛護。教會整體接受牧者們在屬靈方向及教會發展上的帶領,彼此同心配合,各按各職事奉主。

在各類的教牧、執事會議中,我們重視彼此間合一關係,強調敢言並慎言,留心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感受。若遇有明顯分歧的看法,則避免匆忙定案,而是延後討論,再求主的引領。

(三)施比受更為有福

主耶穌這句話: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,是北宣家歷年來全家的座右銘。1961年,當時北宣家仍然入不敷支,但教會通過支持在越南宣教的郭錦仙宣教士,開始了我們信心奉獻的第一步。其後神賜福教會,奉獻綽綽有餘,教會以全數奉獻的四份之三支持海外及本地的宣教事工,多年來持續如 此。及至1992年遷入康澤堂址,教牧同工增加,事工增多, 內部開支也增大,然而至今教會仍憑著神的恩惠,以全數奉 獻約一半作為對外的宣教奉獻。神也在各方面讓教會經歷祂所賜的豐富。

北宣家也學習不單顧自己的事,也顧念其他在教會對外福音及培訓的需要。1977年,教會差派堂主任滕近輝牧夫婦前往印尼加里曼丹作宣教工作一年。當年教會並不因為沒 有主任牧師而受虧損,反之,該年是教會受浸人數最多的一年,十多年後才有一年追上該年之數目。2001年8月,教會支持神學教育工作,差派堂主任蕭壽華牧師任建道神學院代院長二年(首五個月全職,其後兼任)。神應許施比受更為有福,2002年教會有很大的增長:崇拜人數較前一年的增長增加一倍,受浸人數也增多,並且年內植堂二間,是我們植堂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的發展。

(四)一切以神為中心

北宣家多年來強調一個重要屬靈追求方向,就是一切教會工作必須以榮耀神、尊榮主為首要關注。事奉是憑愛心回應人的需要,但更重要是按神引導,以順從神得神喜悅為目的。崇拜聚會強調以神為中心的敬拜,崇拜是人把神所當得的尊榮、讚美獻給祂。北宣家的崇拜要求會眾以敬虔的心、整潔的服飾敬拜神;除新來賓外,遲到逾十分鐘者不能入座;崇拜以詩歌、禱告、受教的心、金錢獻上為祭,心被恩感、歡欣敬拜。

同樣事工發展若只是人的努力而不是神的工作,不單沒有屬靈果效,神也不會得著榮耀,北宣家實踐:

「若有講道的,要按著神的聖言講,若有服事人的,要按神所賜的力量服事,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,原來榮耀權能都是祂的,直到永永遠遠,阿們。」(彼前四11)

因此教牧傳道每週定期同心祈禱,信徒每天操練禱告,教會重視全教會的祈禱會並勉勵弟兄姊妹組成禱告伴,每年舉行二、三週晨更祈禱會等,同心禱告承認我們需要祂,承認祂是神!

(五)以真理教導為本

主日學的基督教教育工作多年來在北宣家成長上佔重要角色,無數弟兄姊妹曾在其中得真理培育。初信者需參與扎實的初信栽培課程、受洗課程,建立穩固信仰基礎後才能受洗,也成為北宣家會友。崇拜講道以一季為一單元,經卷講道及主題講道交替,均以聖經經文為主要內容。信念是:

「這道能建立你們,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。」(徒二十32下)

並且實踐真理是進入真理的法門,北宣家公開表明個人及社會倫理的真理立場,勉勵信徒在行為上實踐,亦憑神恩惠執行《北宣家紀律手冊》指引,紀律及挽回犯罪跌倒的人,神更新及重建肢體及領袖。

(六)信心認獻

北宣家每年差傳年會均鼓勵學習「信心認獻」,知不足但憑信心承諾在未來某期限內奉獻,因相信:

「神能將各樣的恩惠,多多的加給你們,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,能多行各樣善事。」(林後九8)

在多次植堂過程中,雖缺乏資源仍放膽承擔開植新堂的工作,並在多次擴堂經歷面對龐大經濟需要時,弟兄姊妹憑信心積極認獻,成為教會擴展重要因素。自1992年遷進現址後新事工不斷出現,各領袖常有力不能勝感覺,但憑信心認獻方向追求,十多年來神讓教會拓展多個新領域,如家庭服務中心、普通話事工、週六崇拜、恩言匯心廣場等。

「耶穌說,我不是對你說過,你若信,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?」(約十一40)

(七)愛教會

北宣家稱為「家」,是因相信除血緣家庭外,每人都需一個屬靈的家可在其中成長、得保護、安慰、扶持。教會充滿牧者、信徒愛教會的見證:早年牧者不支薪、水深火熱仍翻譯書籍供教會所需;擴堂期間,弟兄姊妹通宵事奉、放棄旅遊、抵押房子奉獻。歷年有大比例信徒因愛主愛教會,奉獻時間、金錢,毫不計較投入事奉。教會人數增長,最重要是事奉人員持續增長,事奉者多沉實地工作,只因主的愛激勵我們。

我們清楚知道:「基督愛教會,為教會捨己」(弗五25下)我們又算得甚麼?